針對網路流傳經濟部能源署補助的浮動光電投資打水飄一事,經濟部能源署說明任何技術皆需試驗才能提升可靠度到成果應用,國際上(例如歐盟)也投入海上浮動光電技術研發,本案海上光電浮台試驗計畫,主要針對浮台系統海上耐受性、穩定性及安全性進行相關數據收集及研究,以利提升相關結構及構件之可靠度,並未發電,此次受到丹娜絲颱風侵襲受損,導致浮台沖刷到海岸線,已請業者48小時內完成清理及復原,目前已完成清運約50%浮台,預計於7月9日前完成清運任務,確保周遭海域航行安全與環境無虞,並且要求廠商須完成第三方國際驗證,如屆期無法完成,將依計畫規定辦理合約終止。
經濟部能源署說明為鼓勵我國企業開發能源科技之創新應用及相關服務,促進能源產業之分工及整合,以提升我國能源科技之研究及發展,依據「經濟部協助產業創新活動補助獎勵及輔導辦法」,以補助方式推動「經濟部能源署業界能專計畫」(下稱業界能專),針對能源領域前瞻、創新、關鍵技術及產品技術加值等進行示範驗證,自102年起已有700家廠商申請,通過案件280件以上,成功帶動我國能源科技發展,例如成功開發變頻水冷螺旋式冰水機,使其節能效率超越國家1級能效及國際標準。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再生能源為國際競爭力之關鍵,空間為各種再生能源所需之課題,因此針對海上浮動式太陽光電來說,歐盟投入4億歐元的Bringing Offshore Ocean Sun to the global market”計畫進行新興概念研究,朝不同面相去克服惡劣的海洋環境對於系統的長期穩定和可靠度的挑戰,包含波浪、強風以及鹹水腐蝕等嚴苛環境;我國海象與國際不同,因此需透過業界能專進行試驗,收集海域資料打造符合我國未來技術開發之基石。
經濟部能源署掌握本案情形後,即責成業者啟動緊急應變,已請業者於48小時內針對林邊、佳冬、枋寮等地進行海岸線及海域碎片清除作業,目前作業集中於枋寮與佳冬沿岸,已完成清運約50%浮台,預計將於7月9日中午前完成清運任務。另針對本次浮台因颱風導致受損後續再試驗之程序,相關強化設計之內容須報請經濟部能源署及屏東縣政府確認後才能進行,確保安全無虞。
最後經濟部能源署強調,相關再生能源技術開發已有成效並帶動我國產業發展,本次海上光電浮台試驗受損已請業者限時完成清理,針對未來設計及規劃亦請業者針對此次颱風記取教訓,設計符合我國嚴苛海象之結構,深根國內邁向國際。
發言人:經濟部能源署吳志偉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75-7750、0922-339-410
電子郵件信箱:cwwu@moeaea.gov.tw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能源署廖士煒組長
聯絡電話:02-2775-7620、0920-091-081
電子郵件信箱:swliau@moeae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