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22)日在高雄「2025 Meet Greater South亞灣新創大南方」專館,攜手工研院、金屬中心、自行車中心、塑膠中心等法人及TREE新創團隊,展出能為南臺灣產業升級的31項成果,主要聚焦AI試產線、高值化技術與新創應用。AI科技無所不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推動15個法人協助產業打造AI試產線,目前全國已建置完成85條,希望促進百工百業產業升級,迎向關稅挑戰!此外,產業技術司也補助法人,攜手在地之中油化工廠、李長榮化工產業,打造優於國際、可24小時持續分析示警的「石化管線監控系統」,全面守護城市韌性與民眾安全。亦與長興材料、漢翔航空合作,開發高效率、可焊接、可回收的「新世代熱塑複材無人航空載具製程技術」,打入歷史最久的巴黎航太展,成功跨足國防航太產業,走向國際市場。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表示,產業技術司持續以創新作為引擎,攜手法人、產業與新創團隊,推動南部產業升級、展現國際競爭力。「亞灣新創大南方」展會是南臺灣最重要的新創與產業盛會,也是研發與產業雙方很重要的交流平台,產業技術司今年已是第四年參展,每年都帶來超過30項技術。今年產業技術司專館共有三大特色:一是以創新科技協助南部產業高值化,二是推動新創成果走入產業、注入新動能,三是透過AI試產線協助百工百業升級。期待透過展會交流,與在地廠商共同解決痛點,讓產業邁向轉型與升級。
在產業高值化的部份,高雄是臺灣最重要的石化基地,產值佔全市製造業的三分之一,同時也是材料與製造的核心基地。產業技術司支持工研院開發AIoT石化管線智慧監測技術,能即時監測、快速預警,已在中油大林廠與李長榮化工實際應用,推動石化產業走向智慧化與永續化,成為國際智慧石化轉型的新標竿。製造業方面,則有塑膠中心長期深耕熱塑性複材技術,攜手在地紮根50年的台塑台麗朗、深耕高雄逾60載的長興材料與漢翔航空,開發出具可回收再利用、可直接熔化再射出成型的新世代熱塑複材無人航空載具製程技術,以全球首創的S型多紗束纖維立體交錯堆疊技術為核心,製程減碳達40%,材料強度更優於市售競品,特別適用於無人載具、航太等高階應用。今年6月漢翔航空也參加全歐最大、歷史最久的巴黎航太展,並與法國機械工業技術中心(CETIM)簽署合作意向書,成功協助南部產業跨足國防航太,讓臺灣技術走向國際。
新創部份,今年產業技術司展示15項新創團隊的成果,例如高雄在地的新創團隊IVC,針對災防巡檢需求,開發能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飛行的「高適應性無人飛行載具」,事故率低於5%、自主調控率超過90%。目前已和隆飛、元翎、懋強等在地夥伴合作,把技術應用到災防巡檢、環境保育、海洋漁業等領域,已獲得美國100台訂單,未來將於森林探勘等創新應用,推動智慧移動載具成為國際示範案例。另外,船舶中心衍生的新創公司梭易科,今年5月就在InnoVEX拿下Enspyre安石國際新創特別獎,並與瑞典北爾電子合作開發船舶自動化和監控系統,讓創新研發走出實驗室、邁入市場。
面對關稅的挑戰,產業技術司推動15個法人打造AI試產線,用AI幫助南部產業快速升級,範圍涵蓋扣件、手工具、水五金、汽機車零組件、工具機與機械等29項重點產業,目前全國已建置完成85條AI試產線,協助產業加速導入AI、實現快速打樣。現場就展出金屬中心的「扣件AI智慧試產場域」,協助廠商快速調模、減少試誤,大幅縮短開發時間,維持國際競爭力。
想要升級轉型的廠商與中小微企業,歡迎在8月22至23日蒞臨高雄展覽館北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專館(攤位編號A1-1)體驗參觀,民眾亦可前往參觀,或至「解密科技寶藏」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dttitri,掌握最夯創新科技資訊。
發言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周崇斌副司長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21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紀懿珊研究員 聯絡電話:02-23212200#8155、0910-660322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工研院現場媒體聯絡人:行銷傳播處 黃馨儀 聯絡電話:03-591-7612、0925-073067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加劇,醫療用藥需求快速上升,學名藥於藥品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亦成為全球製藥產業重要成長的動能。113年全球學名藥市場規模約4,561億美元,預估於118年擴增至6,665億美元,年均成長率(CAGR)達7.9%。為搶占市場商機,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積極推動「高值藥品發展與新製程技術拓展計畫」,加速藥品落地研發與上市,提升我國製藥產業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產業發展署推動改良型新藥505(b)(2)產品開發、新製程技術應用為核心,加速開發具差異化與高門檻之藥品,加速提升上市速度與市場切入能力,同時呼應健保署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修法,首二家學名藥可享優惠核價政策,以利業者取得首張藥品許可證搶占商機。自112年迄今累計有11家藥廠參與計畫,如永信、友霖、生達、杏輝、安美得等國內代表性藥廠,開發品項涵蓋癌症治療、精神用藥、荷爾蒙與代謝用藥等多種產品,已有1件取得藥品許可證、5件送藥品查驗登記中,顯見已有部分高值藥品順利在國內落地發展。
如友霖生技在計畫協助下,加速臨床試驗到查驗登記時間,成功開發免疫調節持續性藥效錠,提升用藥便利性;由醫材販售跨足藥品研發的安美得生醫,透過法人技術合作與資源協助,於114年取得國內首張Sugammadex(解麻劑)許可證,成為推動國內藥品自主供應的典範。
未來產業發展署透過「高值藥品發展與新製程技術拓展計畫」與「產業創新平台」等計畫,持續鼓勵業者加強研發力道、運用法人量能與跨域資源,提升藥品供應鏈韌性與應變能力,並協助我國從學名藥製造走向藥品品牌輸出,實現產業升級與國際接軌雙項目標。
發言人:產業發展署陳佩利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541255分機2903、0925-77515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產發署民生化工組林育諄科長 聯絡電話:02-27541255分機2321、0920-826131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為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對我國產業鏈的影響,經濟部郭智輝部長於8月22日南下高雄與國內鋼鐵業者及扣件與車輛零組件業者,共同召開座談交流會,針對美國關稅政策動向、產業因應作法及產業發展面臨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傾聽企業實際需求,研商整體產業鏈的應對策略。
會中業者反映,美國關稅將帶來直接或間接影響,同時又面臨匯率與原物料價格等變動因素,建議政府協助爭取我國產品輸美更有利的條件。同時業者針對新建廠房、大型倉儲及採購新設備希望政府能提供相關補助資源及行政協助,以確保業者維持國際競爭力與永續發展。
郭部長表示,自美國宣布對各國加徵對等關稅,經濟部隨即展開產業密集座談,盼協助業者創造更有利的國際經貿環境。為協助業者應對挑戰,經濟部提出五項應對措施。其中包括:一、鼓勵業者積極投入AI轉型與ESCO節能改善,以協助業者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二、設立匯率避險專區,整合常見問答與申辦資訊,並辦理說明會建立企業避險觀念。三、協助業者設備汰舊換新,添購高效能設備,並提供AI、智機相關投資抵減優惠。四、補助企業開發高值產品,並針對投入創新研發活動業者,提供研發投資抵減優惠。五、針對中小微企業提供多元優惠貸款,協助企業取得發展所需資金。
郭部長最後感謝與會業者提供寶貴意見,經濟部將透過相關措施協助業者轉型,強化產業鏈韌性,立足國際市場。相信產官同心協力,定能將危機化為轉機,持續在國際市場上發光發熱。
經濟部提供免付費諮詢專線 0800-280-280,並設立網頁專區 (https://assist.nat.gov.tw/)提供美國關稅新政、產業總體影響評估及支持措施等最新訊息供業者查詢運用,如業者有任何申請問題,歡迎來電洽詢。
發言人:產業發展署陳佩利副署長 聯絡電話:02-27541255分機2903、0925-775150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業務聯絡人:產發署金屬機電組張能凱組長 聯絡電話:02-27541255分機2101、0937-833163 電子郵件信箱:[email protected]
|
本部訂於114年8月25日下午5時30分至6時30分,辦理「計畫主題網站共構平台」(包含以下網站)之系統維護作業,作業期間將有間歇性服務中斷現象,若作業提前完成將不另行公告,不便之處,祈請見諒!
一、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 二、學界科技專案 三、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 四、總統創新獎 五、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計畫 六、綠能科技產業推動中心
本案聯絡人:本部資訊處 林小姐 聯絡電話:(02)2321-2200分機8673 E-Mail:[email protected]
|
本署廠商/貨品/簽審/產證網站自114年8月27日(三)中午12時至13時30分止,辦理系統維護作業,暫停服務,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
面對國際經貿秩序重整、匯率波動、能源價格飆升與貿易政策變化,為協助產業搶得轉型先機,本署委託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辦理「循環×智能×淨零-塑橡膠製造業的綠色進行式」交流會,以包材產業為例,透過市場現況解析與產業實務經驗交流,引導塑橡膠製造業掌握永續轉型契機。 本活動聚焦全球經貿趨勢分析、企業營運、製程設備升級、產品設計等議題,由塑膠中心智庫團隊對於包材業在當前國際經貿變化挑戰進行剖析及提供因應建議,並邀請樹德企業從環保與循環角度切入,分享包材設計結構優化與綠色商機的實務經驗。此外,邀請漢翔航空介紹其在低碳循環及智慧化導入實際作法,並由台中精機廠展示塑膠設備智慧化應用模式案例。 誠摯邀請產業先進共襄盛舉,一同探索淨零智慧升級的可行路徑,搶攻布局永續未來的先機,實現綠色智慧製造的願景!
活動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