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簡稱紡織所)
一、績效表現評述
(一)與工研院、資策會及食品所等法人單位,共同合作研發紡織設備智慧化、韌帶修復材料及蛋白質纖維,充分展現跨領域合作研發之成效,值得嘉許。
(二)紡織所於109~110年加入口罩國家隊,將生產環保「熱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皮革熔噴線,調整為生產過濾用熔噴布,並技術輔導及加裝靜電裝置之機台改造,協助廠商快速轉入高級防疫口罩製造者,成效良好。
(三)透過科技專案成果運用於社會關懷案,主要協助聽障、兒童少年、學生、急難救助、偏鄉、社會福利團體、大學等,發揮專業並提供社會效益,值得讚許。
(四)紡織所成果(如:RFID Yarn®克服五項主要耐久性測試)獲得2021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值得鼓勵,建議仍應持續追蹤其商業運轉情形,期發揮產業效益。
二、短中期精進意見
(一)紡織所在紡織產業長期耕耘,宜建立自主跨領域合作的能量,可結合各類產業平台,藉由專案團隊的彈性組合,精進組織運作及研發策略布局。除法人間的科技專案計畫合作外,宜加強推動與產業間的跨領域合作或共提計畫,促成產業創新研發。
(二)建議應持續往整合型創新技術開發,並輔以高值化專利布局及技術授權,提高授權金額,以提升產業效益及市場競爭力。
(三)內部已建立衍生公司機制,並向其他法人單位(如:工研院)取經,且成立專責小組,建議積極推動衍生新創公司。
(四)紡織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建議可擴及到中、小學的特殊教育課程,發揮多元效益。另外,纖維技術除應用韌帶修復相關產品外,建議可運用在其他生醫材料的用途。
(五)綠色循環紡織品應用技術為全球趨勢,建議紡織所除研發高機能紡織品外,宜思考紡織品回收與再製的技術,開發環保製程及可循環材料的運用,作為重要的研發方向。
(六)除了數位媒體(如:Youtube、Facebook等)外,建議可增加傳統媒體(如:電視)的曝光機會,提升科技專案成果宣傳曝光度,並顧及非都會區及較高齡民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