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科技

 

顯示科技是ICT產品人機互動(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HMI)的重要介面技術,在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平面電視、穿戴式裝置、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頭戴裝置(Head-Mounted Device, HMD)等不同終端產品及應用中為不可或缺的一環。在行政院「智慧生活顯示科技與應用產業策略(SRB)會議」的指導下,結合我國半導體、物聯網與5G的優勢,發展新興顯示科技及應用將是展現我國2030新面貌的重要方向,而新興顯示科技與產品應用的發展,也將驅動更多半導體、物聯網與5G元件之需求。爰此,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規劃微型發光二極體(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 Micro LED)與軟性顯示等相關創新顯示科技之研發,聚焦發展國內新興顯示科技產品供應鏈之自主關鍵技術,協助國內顯示產業業者創新轉型,提升產品技術之國際競爭力。
 
* 技術研發措施
 
顯示器產業透過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的發展,也深刻改變使用者人機互動體驗感受。這些創新技術的發展含括Micro LED無光罩噴印材料與製程技術、智慧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系統平台技術、軟性複合式觸覺回饋技術,展現從顯示科技到人機互動和可穿戴技術的轉變。其中,針對Micro LED顯示技術目前面臨的高生產成本挑戰,我國積極發展「無光罩噴印材料與製程驗證技術」,有助於減少對國外廠商提供高品質感光介電材料的依賴,並透過進口替代降低生產成本。「智慧IA混合實境系統平台」透過創新的超穎透鏡和Micro LED透明顯示技術,使得MR系統能夠提供更輕巧且更高解析度的視覺體驗,並整合眼球追蹤感測技術減低使用者的視覺疲勞,增強使用者的舒適度和互動性,提供更精確的人機互動體驗。「軟性複合式觸覺回饋技術與應用開發」通過新型的軟性觸覺回饋元件,解決反應時間長、能耗高及觸感非自然等問題,使得觸覺回饋裝置不僅反應迅速、更耐用,還能在不同環境下提供穩定的性能,為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和AR提供更為真實的觸感人機互動體驗。
 
 
以下為「顯示科技」技術重點摘要,完整內容請至「2024/2025產業技術白皮書」下載

無光罩噴印材料與製程驗證技術

無光罩數位曝光技術(Digital Lithography Technology, DLT)於未來新興應用上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此技術因無需實體光罩且可縮短產品開發週期,具有成本效益、圖案化靈活性及高解析度等特點。除了可實現快速且高經濟效益的製造,並具有任意表面輪廓的特性,可應用於微光學元件、先進封裝、微機電系統、生物醫學及高密度印刷電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等。


新創IA智慧混合實境系統平台技術

為解決現有延展實境(Extended Reality, XR)產品之痛點,如體積厚重、顯示畫面對比不足與解析度低、高功耗等,並滿足智慧眼鏡產業提出舒適、輕便、廣視野及高解析等需求,以超穎透鏡、微型透明顯示及元件型感測為技術核心,開發顛覆性之智慧視覺介面,創建新世代XR光機,使穿戴體驗最佳化,以此整合多元應用情境,以期符合未來終端需求。


軟性複合式觸覺回饋與應用開發技術

隨著遠距互動經濟興起,因應線上銷售與購物新商業模式,期待可提供使用者於虛擬世界中得到實體物品擬真感受,以降低與實體世界的認知差異,此外;為符合體感互動沉浸感及虛擬訓練有效性之需求,尋找可提供使用者擬真觸感回饋之系統,開發可大幅降低使用者於虛擬及現實世界認知差距之高擬真互動系統解決方案,為我國產業開創研發新契機及生產新動能。

 

更新日期:2024-12-19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