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

 

歐、美、日等先進工業國家為了搶占新一波的自動化商機,大量投入高階智慧控制器、數位雙生、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多元感測、視覺辨識等技術開發,以強化機器人智慧化能力,並朝向系統化發展,使智慧機器人(Intelligence Robot)可以填補勞動力缺口,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加速自動化的發展與應用。為提升我國智慧機器人及人機協同與關鍵技術自主能量,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主責關鍵技術研發,布局智慧機器人與AI系統技術,主要方向有機器人自主移動技術、機器人的辨認識別技術、機器人被精密控制的技術、機器人與機器人間的通訊溝通技術、機器人與人類間的通訊溝通技術等。目的是以產業自動化系統等關鍵技術,提升國產智慧型自動化設備及關鍵零組件的智慧化能量,並藉由智慧製造系統之AI整合應用的價值,增進我國智慧機械產業技術的競爭力。
 
* 技術研發措施
 
現今全球智慧型機器人技術發展的特色之一,是透過AI技術讓機器人的智慧不斷地提升、擁有判斷的能力。第二是讓智慧機器人透過多種感測器的融合,能產生像人類動作的能力(例如:走動、拿取、抓放)。再者,是運用物聯網技術將機器人整合,使其有互相溝通且決策的能力。

因此產業技術司在我國機器人技術研發的措施上,主要有發展利用晶片、感測器、深度學習演算法模仿人類感知的機器人認知技術;將伺服系統中的電機驅動、控制高度融合的高精度控制技術;克服地形不一,讓機器人可靈活自主移動的機器人自主移動技術;機器人與機器人/人類與機器人間溝通之大量訊號與資料傳輸的機器人通訊技術。
 
 
以下為「機器人」技術重點摘要,完整內容請至「2024/2025產業技術白皮書」下載

機器人2.0+諧作化智造系統開發技術

貿易緊張局勢及後疫情時代,製造業為更貼近客戶端及解決供應鏈問題,開始導入機器人並輔以虛實融合(Online Merge Offline, OMO)、數據分析、AI等數位化及自動化技術,藉以掌握從「製造」到「智造」的契機。過程中,數位化將成為未來製造業的關鍵推動力,透過蒐集大量的生產數據並進行分析,可以幫助生產者做出更準確的決策。而機器人則憑藉著其強大的學習能力與在各領域中的可應用性,協助企業在新環境中更輕鬆地導入機器人智造系統。


農工智慧轉型關鍵協作技術

2024年科技專案針對傳統內燃機引擎的農業機械設備,以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為重要發展原則,以平價、優質、普及為政策最終目標,從2023年逐步導入電動化置換,及智慧化加值的相關技術,並與農業機關合作驗證。本文內容說明我國三電供應鏈(電機、電池、電控)如何提供電動動力方案,及搭配的控制架構;並在畜牧及農作場域中介紹已使用的農機案例。

 

 

更新日期:2024-12-19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