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一、績效表現評述
(一)金屬中心開發具有內流道鑄件的鑄造技術,完整布局相關專利,協助廠商爭取國際大廠訂單,值得肯定。
(二)金屬中心持續強化組織內部育成機制,並在產業最後一哩路計畫呈現衍生新創成果,值得嘉許。
(三)多項科專成果榮獲美國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100 Awards)、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德國 iF 設計大獎、日本優良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等國際大獎,展現金屬中心創新科研能量,值得肯定。
(四)開發國內首創航太封閉式輪葉電化學加工設備,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可應用於發動機產品的加工製作,降低製程加工時間,協助國內產業爭取波音、奇異等國際航太大廠訂單,發揮產業成效。
(五)開發全球首創真實動態影像脊椎手術輔助系統,解決多節脊椎導航不精準的痛點,從技術突破、與醫院合作實驗至衍生新創公司,成功開拓智慧醫療、精準醫療市場,亟具挑戰與勇氣,為跨領域科專成果之典範。
(六)金屬中心開發高壓氣淬真空滲碳熱處理設備,具完整專利布局,且技術水準與國際同步,值得肯定。
二、短中期精進意見
(一)開發可降解鎂合金止血夾,已技轉業者多年,宜積極協助該產品儘速通過TFDA及FDA許可,加速產品販售至國內外市場。
(二)金屬中心結合醫療院所導入可攜式醫材,以行動健檢守護偏鄉銀髮族健康,建議加強與長照2.0結合,促進科專計畫成果之社會效益。
(三)建議金屬中心聚焦重點研發項目,並建置技術資料庫,持續追蹤與擴散所建立技術之產業效益。
(四)金屬中心衍生新創項目以生醫產業為多,可評估向民間募資及加強營運成長規劃。另金屬工業相關新創項目較少,宜多加評估相關技術衍生新創的可能性。
(五)金屬中心與德國研究機構Fraunhofer 合作開發創新技術,建議加強說明近年的合作內容及創新成果,並積極將國際合作技術成果落實於產業界的產品中。
(六)金屬中心鏈結法國研究機構ECM Technologies,成立亞太真空熱處理研發中心,宜明確規劃未來如何將研發成果落實切入產業。
(七)金屬中心推動金屬製造的智慧機上盒(SMB)多年,宜建構更系統性的研發策略及作法,以促進AI模型智慧化方案(如:利用生成式AI處理射出成型的模具),加速金屬加工業之數據驅動發展,協助企業因應缺工與智慧生產的需求與課題。
(八)除投入氫脆材料檢測,建議金屬中心強化儲氫材料與氫能輸儲的優勢,並與其他法人及產業建立生態鏈,積極推廣及落實碳捕捉技術及氫能輸儲技術應用於產品中,規劃場域驗證,以落實研發價值。除此之外,另可考量發展700 bar的高壓氫氣瓶。
(九)半導體產業與金屬材料及製程具關連性,建議金屬中心加強規劃相關研發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