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
一、績效表現評述
(一)無人水面載具之應用潛力廣大,船舶中心投入開發自駕港口清潔載具,值得肯定。
(二)船舶中心投入智慧感知AI 影像辨識技術開發自駕船舶,並培育船舶產業所需數位科技應用人才,值得肯定。
(三)開發智駕船舶產業應用模式,衍生成立新創公司梭易科海洋應用方案公司,推動科專成果產業化,值得嘉許。
二、短中期精進意見
(一)有關開發海洋自動吸塵器「湛鬥機」,除清除海洋垃圾外,也可考慮發展清潔油汙的功能,並建議加強推廣至國內中南部沿海及海水浴場,甚至推廣至國外應用。
(二)在培育船舶產業人才及招募人才方面,宜有更積極措施。在AI人才方面,未來可考慮與ICT相關領域的法人合作(如:工研院、資策會)。
(三)宜強化自動駕駛船舶方面之專利布局,針對船舶自動辨識、自動定位、自動導航、船型預測等,應持續深化相關技術並提升專利取得件數。
(四)AI(尤其是生成式AI)為發展智慧船舶的重要技術,未來除了在影像、避障方面之應用,也應探索導航、離靠泊輔助、船舶管理等方面的導入,並建議與感測晶片及自駕車廠商合作,以促進技術驗證。
(五)船舶中心近年研發之智慧化航行與離靠泊輔助系統,已透過國內元件、感測器、熱影像等業者,逐步推動國內外船舶轉型為智慧化系統,惟產業貢獻仍待發酵,建議應強化市場分析,滾動修正研發方向,增進科技專案的商業價值。
(六)船舶中心衍生新創公司梭易科海洋應用方案,建議兩年內應鎖定及推廣幾項重點產品,培養潛在買方及提高接受度,以利三至五年後創造營收。
(七)臺灣遊艇業極具競爭力,建議船舶中心積極將科專技術擴散運用至遊艇業,協助臺灣建立造船產業的利基市場。
(八)建議船舶中心未來可考量投入自動駕駛船隊、零碳船舶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