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一、績效表現評述

(一)關於與德國合作成功開發亞太地區首座「熱塑複材雷射纏繞設備」,加速國產設備在地驗證,值得肯定。

(二)塑膠中心運用科專技術協助太空中心研製先進複合式高燃燒速率燃料藥柱,成為我國發展太空科技發展成員之一,值得肯定。

(三)透過多元管道提升廣宣的強度及次數,例如新增使用Podcast推廣科專成果且有實質效用,值得嘉許。

(四)協助業者自主產製高精密高分子彈性體聯軸器,擺脫進口依賴並帶動產業發展,值得嘉許。

(五)於淨零減碳輔導方面,協助業者申請第三方認證並取得查證聲明書,符合國際市場與政策需求,值得肯定。

(六)在綠色永續的新創輔導方面,協助業者提升再生複材強度及輔導再生塑料供應鏈,具有實績。另透過學研合作之「促新創」協助多所大學的創新團隊成立新創公司,值得肯定。

(七)總自籌收入逐年提升,凸顯財務自主性及穩定成長,值得肯定。

(八)協助塑膠相關業者推動「企業永續經營」,於技術面、輔導面及教育訓練及推廣面等提供多元輔導方案,善盡社會責任。並對企業永續與環境永續等落地效益進行分析,持續優化解決方案,值得肯定。

二、短中期精進意見

(一)塑膠中心的核心技術包括綠材、複材、醫材、智材、塑膠製造等,涵蓋範圍甚廣,建議再聚焦中心的專業及技術布局,並留意人力及財力是否足夠因應。

(二)建議應聚焦具主導性的核心研發領域,以提升產業貢獻度,例如在低碳材料的製程上,宜先釐清塑膠中心的定位,避免與其他法人研發單位有重疊之處。

(三)宜就檢測驗證服務及技術研發服務的績效及收入分別進行研析,以瞭解塑膠中心的能量。

(四)對可回收再利用的塑膠廢料,宜擬定明確的研發時程表,並逐項擴展其商業化價值,以利後續的技術授權與應用。

(五)建議嘗試以群體方式帶領廠商進入國際市場,配合新南向的推動政策,與行政院僑委會合作,透過全球台商做行銷推廣,開拓更大的商機。

(六)考量都市挖礦與低碳技術等綠色永續之專利布局是塑膠中心的強項,建議宜規劃更完整的專利地圖,擴大影響力。

(七)建議未來應強化科技專案技術的多元運用,例如高分子彈性體聯軸器應用於火車、地鐵等車輛,及將複合式高燃燒速率燃料藥柱技術應用於火箭固體燃料之研發。

更新日期:2024-11-24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