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
一、績效表現評述
(一)鞋技中心持續與全台輔具資源中心巡迴合作,讓花東地區及偏鄉的身障者獲得矯正鞋之相關服務及訊息,並透過「麥子庇護工場」培訓身障者相關技能,將服務能量擴散至社會公益層面,值得肯定。
(二)運用科專技術突破國外聚酯彈性體(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TPU)的專利限制,並取得多項發明專利,且降低鞋底材料之進口成本,有效提升技轉收入,落實高階鞋材國產化,值得讚許。
(三)持續研發創新環保鞋材,實現全鞋回收循環利用之目標,值得肯定。
(四)為發掘創意設計人才,舉辦國際鞋類設計比賽(International Footwear Design Competition, IFDC),112年參賽成績亮眼,為國爭光,值得嘉許。
(五)自提指標「協助廠商申請政府案總金額」較上一年度成長,值得肯定。
二、短中期精進意見
(一)建議可運用AI技術建置鞋材舒適性等相關技術資料庫,並定期追蹤與盤點所建立技術的產業效益。
(二)鞋技中心在生產階段及回收製程中建置可視化平台,協助產業提升營運效率,建議應將智慧化技術擴展運用於設計開發端,強化我國產業的競爭優勢。
(三)國際鞋類設計比賽(IFDC)雖有不錯的成績,仍應持續促案參與,並將新材料試用、高齡運動科技(如:帕金森氏症患者運動訓練鞋)開發等納入IFDC的競賽主題,促進國內鞋業高值化與國際競爭力。
(四)在成立衍生新創公司方面,鞋技中心內部雖已建立相關實施辦法,宜建立檢視機制,持續優化並推動。
(五)考量拉脹材料(auxetic materials)應用在鞋品上具商業價值,建議鞋技中心儘早規劃專利布局,尋找目標客戶並加強技轉,以促成衍生新創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