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藥工業技術發展中心

 

一、績效表現評述

(一)112年度優質專利之技術移轉簽約金明顯高於近五(107~112)年優質專利技轉金額平均值,值得嘉許。

(二)運用「熱熔擠出(Hotmelt-Extrusion)技術平台」建立長效藥物植入物技術,且規劃於113年成立衍生新創公司並辦理首次募資,值得肯定。

二、短中期精進意見

(一)宜思考如何聚焦於藥技中心的核心專業領域,例如與藥業公司進行產學計畫,開發賦形運用在學名藥,且建議發展具代表性的產業服務項目,並盤點與擴充現有經過全國認證基金會(Taiwan Accreditation Foundation, TAF)認證之技術服務效益。

(二)於開發天然植物藥物作為保健食品方面,宜規劃後續取得認證或技轉商業化之作法;若能取得認證,可再加強於媒體露出。

(三)關於將神經修復功能性間質幹細胞培養製程技術授權予業界,宜與臨床醫學中心合作並持續規劃整體推廣及產品開發的路徑(Roadmap)。

(四)針對腦部神經修復採取將異體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直接注射於大腦患部之作法,宜再多考量:1.是否會造成病人二次受傷;2.是否有效傳遞及定位MSC於受損腦組織部位;3.目前文獻報導及臨床研究皆採用皮下注射MSC並有顯著效果,應考量此項技術是否仍具創新性的正確研發方向。

(五)建議衍生新創公司成立後之首件產品宜在短期內進行取證,並儘早爭取更大規模的資金到位,確保各階段營運銜接。

(六)針對準備進行衍生新創的團隊,建議可規劃申請行政院國家科學技術發展基金之相關計畫,爭取更多資源。

(七)有關近年委託工業服務金額呈現下降趨勢,宜思考改進策略。並可再加強推動國際合作,爭取更多亮點績效表現。

更新日期:2024-11-24

回上一頁 回首頁